龟,乌龟,观赏龟,观赏鱼,观龟赏鱼,养鱼论坛,养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82|回复: 20

[转帖]金鱼的繁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5 0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来源于金鱼网

如何辨别金鱼的雌雄

一般人养殖的金鱼,都喜欢成双成对地养,因为偶数吉祥,成双成对也有美满幸福的含义。另一方面,有些养殖者试想搞点繁殖,以求在繁殖过程中进一步探索金鱼生长发育的知识和养鱼的乐趣。
  能准确辨别金鱼的雌雄,除了掌握书本上介绍的基本要领外,更主要的是要在长期饲养过程中认真观察,不同金鱼品种外部形态、游动的差异及不同时期金鱼外部形态的变化。
  雌雄金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辨别:
  (一)外部形态的区别:
  (1)体形的差别:雄性金鱼一般体形略长,雌性金鱼身体较短且圆。怀卵期雌鱼较雄鱼腹部膨大。
  (2)尾柄的差别:雄鱼比雌鱼略粗壮。
  (3)胸鳍的差别:细心观察可发现,雄鱼稍尖长,胸鳍第一根鳍刺较粗硬;雌鱼呈短圆形,胸鳍第一根鳍刺不太硬。
  (4)泄殖孔的差别:由肚皮向上看,雄鱼泄殖孔小而狭长,呈凹形;雌鱼泄殖孔大而略圆,向外凸。
  (二)色泽的区别:雌雄不同的金鱼,在体色上略有差异,雄鱼一般颜色鲜艳,而雌鱼略淡一些,在繁殖发育期,雄鱼体色更为鲜艳。
  (三)手感与动感:用手轻托鱼的腹部,中指和无名指感触到雄鱼腹部有一条明显的硬线,雌鱼则腹部较软。走过鱼池边时,猛踏脚观察,雄鱼游动速度快而且敏捷,雌鱼动作则慢一些。
  (四)追星:随着气温的升高,金鱼在产卵期会出现第二特征--追星,这是辨别金鱼性别最容易、最准确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辨别方法。雄鱼的追星出现在胸鳍第一根刺和鳃盖边缘,多时整个胸鳍每个鳍条上都长有追星,前端的明显,后面的要仔细才可以观察到。这种粗糙的小白点就是追星。
  运用以上辨别方法,还必须依靠有多年饲养的经验和平时细心观察,才能准确的辨别金鱼的雌雄。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育金鱼新品种的方法

培育金鱼的新品种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技术条件:一是在长期金鱼饲养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饲养经验;二是掌握一定的生物遗传学知识。
  金鱼的产生和发展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沧桑,今天我们见到的形态各异的金鱼品种,是人们在长期饲养实践中,利用生物遗传和变异原理培育出来的,这种变异是永恒的,因此人们可以在无穷无尽的探索中尽享金鱼的迷人风采。
  金鱼新品种的产生是通过杂交来实现的,杂交的目的是改良原有的金鱼品种,提高其观赏价值。如何完成这项工作呢?
  (一)确定目标:首先以有观赏价值的美感为原则,设计未来新品种的形象,确定培育目标,然后确定杂交对象,使新品种具备两种鱼的特征优势,从而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例如用龙睛和珍珠鱼杂交产生的龙睛珍珠鱼,它同时具有龙睛和珍珠两种特征,形成了完美的组合。
  (二)亲鱼的选择:亲鱼必须具备体质强健、品种特征明显、遗传性相对稳定、色泽好、脱色早等优势,因此一定要对选定的新鱼有较详尽的了解。如果草率地将两尾不知底细的新鱼相交,后果可能不理想,也可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结局。
  (三)回交与定型:一个金鱼新品种的诞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不可能通过一次杂交便达到理想的效果,要付出不懈地努力,一般要用3--5年时间才能定型。在杂交后第一代中按照定向培育的目标选择较为理想的后代进行培育、提纯,如达不到理想目标,就要进行回交或侧交再提纯选育,最终达到理想的目标。
  新品种出现初期,遗传性状还不稳定,必须经过逐年不断地选育提纯,使它产生比较稳定的后代,并形成一定的种群,才算真正圆了培育新品种的梦想。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鱼的自然与人工繁殖方法

自然繁殖:每天兑入新水后,雄鱼会拼命追逐雌鱼,持久不舍,并用头、吻冲撞雌鱼腹部或尾鳍肛门处,甚至几尾雄鱼急追一尾雌鱼。有时把雌鱼直推池(缸)壁,此时放下人工鱼巢,则众鱼经常会聚到鱼巢周围游动,有的雄鱼还用头、身把人工鱼巢撞击一个凹陷处,为雌鱼布置“产房”,这时,就说明亲鱼即将生儿育女了。等到水温能够持续保持15—20℃左右时,成熟的亲鱼就会有强烈的产卵表现了,这时,就可把选定的雌鱼和雄鱼捞人盛有等温的新水的产卵池(缸)中,同时,放入人工鱼巢。此时,雌鱼遇到异性的追逐和新水的刺激即会从生殖孔(肛门处)分泌出一种雌性激素,诱惑雄鱼,致使雄鱼拼命地追逐雌鱼,常用头部撞击雌鱼腹部和肛门处,这样快则半小时,慢则l一2小时后,雌鱼精疲力尽,游动缓慢,而雄鱼却以强健的驱体死死盯住雌鱼不放,把雌鱼顶撞到鱼巢附近,这时,雌鱼窜游到鱼巢中央,雄鱼跟踪入里,瞬时间,雌鱼全身颤抖,尾部一甩,即排出透明呈淡黄色的卵珠,并均匀地撒开粘着于鱼巢上。与此同时,雄鱼尾部也出现颤动,排出白色精液散游在水中,遇到卵粒,精子即钻进卵粒完成受精过程。这一过程称为体外受精过程,或称自行交尾过程。
  
  人工繁殖:近年来,各地金鱼养殖场和金鱼爱好者,开始改变了千百年来金鱼只能自然交配繁殖的状况,采取了人工授精的方法,提高了金鱼的繁殖能力和受精率。实验表明:采取人工授精的鱼卵其受精率要比自然交尾授精率高20%一30%。
   为了提高和保留金鱼的品种质量,有目的的杂交培育新品种,采用人工授精是个好办法,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离水受精法 每当繁殖季节,看到池中的雄鱼持久不舍地追逐雌鱼,雌鱼已有少数卵粒排出时,可立即把雌、雄金鱼轻轻地捞进水盆中,然后一手抓住雌鱼离水,用拇指轻轻挤压雌鱼腹部(由胸鳍起至腹)让卵均匀地排出于事先消毒过的浅搪瓷盘中,然后迅速用同法轻轻挤压雄鱼腹部,使精液迅速流入鱼卵盘中,另一手可取少许等温新水轻轻把精液全部冲入卵盘,再用干净毛笔或羽毛轻轻把精液和卵子拌匀,充分混和迅速受精。约过15分钟后徐徐将受精卵均匀地倒人孵化池(缸)中的鱼巢上,让其孵化。
  (二)水内受精法 每当我们见到雄鱼剧烈追逐雌鱼,并见到有少数卵粒排出时,可用水盆或小敞口缸盛1/3至1/2的新水,然后把雌、雄亲鱼带水捞入面盆或小敞口缸内,盆底铺上一层人工鱼巢或棕丝片,两手分别抓住雌鱼和雄鱼,使它们的生殖孔相对,先用大拇指轻轻挤压雄鱼腹部,见有乳白色的精液泄出的同时,用相同的方法挤出雌鱼腹内的卵粒,两手在水中轻轻颤动,让卵粒均匀地随水落到盆(缸)底的人工鱼巢上,这时卵子和精子在水中很快受精,卵粒由透明而转为米黄色的受精卵。由于水内受精法不离水,对亲鱼的损伤略小于离水授精法,受精卵粒教性强,能很快附着于人工鱼巢上,换水容易,操作方便,受精率也不亚于离水受精法。
  人工授精的好处很多:
  1.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异品种或两地饲养的同一品种亲鱼杂交,有利于培育新品种和提高原品种的特征。
  2.有利于缺缸少池,没有适当的产卵池(缸)的家庭养鱼者和小型鱼场采用。
  3.在雄鱼少或雄鱼不健康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繁殖,不受产卵条件差的束缚,弥补了自然授精的不足,提高了精子细胞的利用率和鱼卵的受精率。
  4.人工授精操作简便,可以减少雌鱼因难产而死亡的情况发生和不失繁殖季节,可有计划地安排、掌握金鱼产卵时间。
  5.人工授精法产卵时间短,可提高池(缸)的利用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亲鱼的选择

使用新雄(1—2龄)与老雌(2—4龄)鱼来进行交配效果很好。这样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因为新雄鱼性欲旺盛,追逐雌鱼的活动能力强,假如1尾老雌鱼能配上2—3尾新雄鱼,效果更佳。而年满4龄以上的老雄鱼,就显得行动缓慢,相比之下性欲也较差,故受精率、孵化率都相应地要降低些。
  要配好种首先要精选亲鱼,在一池或一缸同品种的种鱼中,不能采取整池、整缸的鱼不分优劣让其混合自由交配,金鱼是体外受精的,在一池或一缸鱼中只要有少数次品鱼(指品种特征不良的种鱼,特别是雄鱼)参加交配,所产的卵里就已布下了“退化”的遗传基因,同时,品种不纯正的雄鱼活动力强,其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就多。再加孵化后的杂种鱼苗,在抗病能力、活动和食欲量等诸方面均强于纯正鱼苗,这样,纯正鱼苗的生存便受到威胁。如果在选择鱼苗时再疏忽一下,那就必然会导致下一代金鱼的退化。所以,一定要认真精选最佳的亲鱼。另外饲养管理,交配选种,还可采取远缘交配法一即用异地饲养的同品种亲鱼交配。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辨别金鱼性别?一般从外形微小的差异来区分雌、雄。在繁殖期雌、雄色差异明显,比较容易区分,但在非繁殖季节雌、雄鱼差异较小,比较难区分。在同一品种中,同龄鱼同一大小,在雌、雄鱼相对比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点差异:
 
非繁殖期
 雄    鱼雌    鱼
体型 体略长,尾柄较粗体短、腹圆,尾柄较细
 体色色泽较鲜艳稍淡
 胸鳍较长稍尖,胸鳍硬,稍弯 稍短而圆,胸鳍平直
游姿 较快,反应灵敏不如雄鱼
腹部稍瘦,腹部中间有一条硬线较圆,较软
泄殖孔小而狭长,向内凹或平稍大而圆,向外凸出

繁殖期

 雄 鱼 雌 鱼
体型尾柄粗、短,体略长尾柄较细,体肥大
体色色泽浓艳、发光稍艳但不浓,光泽较亮
胸鳍胸鳍上有小突起追星或在背鳍或在鳃盖上也有追星无追星
游姿活跃,主动追逐其它鱼 游速较慢
腹部稍瘦,较硬圆浑,软
 泄殖孔平,成熟个体稍按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向外凸,按压腹部会有粒流出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辨别金鱼性别?一般从外形微小的差异来区分雌、雄。在繁殖期雌、雄色差异明显,比较容易区分,但在非繁殖季节雌、雄鱼差异较小,比较难区分。在同一品种中,同龄鱼同一大小,在雌、雄鱼相对比的情况下,有以下几点差异:
 
非繁殖期
 雄    鱼雌    鱼
体型 体略长,尾柄较粗体短、腹圆,尾柄较细
 体色色泽较鲜艳稍淡
 胸鳍较长稍尖,胸鳍硬,稍弯 稍短而圆,胸鳍平直
游姿 较快,反应灵敏不如雄鱼
腹部稍瘦,腹部中间有一条硬线较圆,较软
泄殖孔小而狭长,向内凹或平稍大而圆,向外凸出

繁殖期

 雄 鱼 雌 鱼
体型尾柄粗、短,体略长尾柄较细,体肥大
体色色泽浓艳、发光稍艳但不浓,光泽较亮
胸鳍胸鳍上有小突起追星或在背鳍或在鳃盖上也有追星无追星
游姿活跃,主动追逐其它鱼 游速较慢
腹部稍瘦,较硬圆浑,软
 泄殖孔平,成熟个体稍按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向外凸,按压腹部会有粒流出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亲鱼的选择

精选亲鱼


     要配好种首先要精选亲鱼,在一池或一缸同品种的种鱼中,不能采取整池、整缸的鱼不分优劣让其混合自由交配,金鱼是体外受精的,在一池或一缸鱼中只要有少数次品鱼(指品种特征不良的种鱼,特别是雄鱼)参加交配,所产的卵里就已布下了“退化”的遗传基因,同时,品种不纯正的雄鱼活动力强,其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就多。再加孵化后的杂种鱼苗,在抗病能力、活动和食欲量等诸方面均强于纯正鱼苗,这样,纯正鱼苗的生存便受到威胁。如果在选择鱼苗时再疏忽一下,那就必然会导致下一代金鱼的退化。所以,一定要认真精选最佳的亲鱼。另外饲养管理,交配选种,还可采取远缘交配法一即用异地饲养的同品种亲鱼交配。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雄老雌配种


    使用新雄(1—2龄)与老雌(2—4龄)鱼来进行交配效果很好。这样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因为新雄鱼性欲旺盛,追逐雌鱼的活动能力强,假如1尾老雌鱼能配上2—3尾新雄鱼,效果更佳。而年满4龄以上的老雄鱼,就显得行动缓慢,相比之下性欲也较差,故受精率、孵化率都相应地要降低些。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配足雄鱼


    一般配种的雄鱼应多于雌鱼,雌、雄金鱼的比例最好是2:3或者2: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金鱼的最佳生育年龄


    根据经验和实践认为,最为理想的是选2—3龄的金鱼,肥瘦适中的健康鱼作留种亲鱼。因为2—3龄的鱼,品种特征和遗传基因均已相对稳定,性欲旺盛,卵子和精子的生命力强,所以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较高。
    4龄以上的金鱼,生殖机能就已开始衰退。特别是体形较大的亲鱼,行动迟慢,其受精率、孵化率均明显降低。
    刚满1龄的金鱼,其生殖系统虽已发育完整,具有一定的繁殖能力,但是,其品种特征还未充分发育显现,遗传基因还不完全稳定,产卵偏迟,卵量较少,因此,这两种鱼最好不作主要留种的亲鱼。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鱼的产卵时间

    它和其他淡水鱼类一样,只要饲养管理得当,亲鱼可以在每年春季进行产卵。具体时间根据各地的气温不同略有差异。早的在1—2月进行温室催产,就可以产卵。一般地区室外总在4月初至5月中旬才先后产卵。当然产卵的迟、早可受气温、水质、气压、光线溶氧量等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往往也就可利用金鱼对这些条件控制金鱼产卵的时间。
    一般水温能持续保持14℃时,金鱼就会出现产卵现象,但是,当水温高达30℃左右,金鱼产卵行为却会降低或停止。而水温在18—24℃时,常是产卵出现高峰时间,其中水温在20℃左右时,金鱼的性欲较为旺盛,追啄嬉戏频繁。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卵前的准备


金鱼在产卵前除了鉴别雌、雄选留亲鱼配对外,条件许可的还要作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筹齐产卵池(缸)、孵化池(缸)
    其数量的多少要根据鱼场的规模和养鱼品种的多少而定。产卵池(缸)的规格不宜太大,而孵化池(缸)可适当大些。一般家庭养一个品种的话,至少要准备3只敞口缸;1只缸饲养亲鱼,1只缸配种产卵,另一只缸作孵化缸,等十几天后,金鱼进行第二次产卵时,产卵缸就只能改作孵化缸了。另外,还要备置伏水池(缸)和放养幼鱼
(2)人工鱼巢的准备
    制作人工卵巢的材料一般有孤尾藻、金鱼藻、杨柳树根须、棕丝或生麻丝等。如果用孤尾藻、黑藻等藻类植物制作鱼巢,首先要细致检查,除尽对金鱼有害的水栖昆虫及其卵子,然后可放在温盐水(约30—40℃左右)中浸泡几分钟进行消毒。再将水草加以整理,在根部扎好撒开成扇形或椭圆形。下面系上瓷质重物或砖瓦,以免鱼巢浮出水面。
如果用棕丝或柳树根须等做人工鱼巢的,须事先把这些东西反复进行洗、烫、煮,直到没有黄色汁水,再用盐水、孔雀石绿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才能做成扇形或椭圆形的鱼巢待用。
3)、新(伏)水的准备
    金鱼产卵过程中,新(伏)水的准备更为重要。因为当亲鱼在交配产卵缸中或者产后的亲鱼缸和鱼卵的孵化缸均要更换一定量的新水,因而这一阶段用水数量较多,而且这一阶段的水质的优劣、水温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亲鱼的健康,甚至关系到受精率和孵化率的高低,千万不可疏忽,决不能因无新水而随便使用生水换水。
4)、鱼池(缸)鱼具及鱼巢的严格消毒准备
    此项工作对预防鱼病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常用的消毒药物可用浓盐水、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敌百虫等消毒处理,消毒以后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繁殖


    每天兑入新水后,雄鱼会拼命追逐雌鱼,持久不舍,并用头、吻冲撞雌鱼腹部或尾鳍肛门处,甚至几尾雄鱼急追一尾雌鱼。有时把雌鱼直推池(缸)壁,此时放下人工鱼巢,则众鱼经常会聚到鱼巢周围游动,有的雄鱼还用头、身把人工鱼巢撞击一个凹陷处,为雌鱼布置“产房”,这时,就说明亲鱼即将生儿育女了。等到水温能够持续保持15—20℃左右时,成熟的亲鱼就会有强烈的产卵表现了,这时,就可把选定的雌鱼和雄鱼捞人盛有等温的新水的产卵池(缸)中,同时,放入人工鱼巢。此时,雌鱼遇到异性的追逐和新水的刺激即会从生殖孔(肛门处)分泌出一种雌性激素,诱惑雄鱼,致使雄鱼拼命地追逐雌鱼,常用头部撞击雌鱼腹部和肛门处,这样快则半小时,慢则l一2小时后,雌鱼精疲力尽,游动缓慢,而雄鱼却以强健的驱体死死盯住雌鱼不放,把雌鱼顶撞到鱼巢附近,这时,雌鱼窜游到鱼巢中央,雄鱼跟踪入里,瞬时间,雌鱼全身颤抖,尾部一甩,即排出透明呈淡黄色的卵珠,并均匀地撒开粘着于鱼巢上。与此同时,雄鱼尾部也出现颤动,排出白色精液散游在水中,遇到卵粒,精子即钻进卵粒完成受精过程。这一过程称为体外受精过程,或称自行交尾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繁殖


    近年来,各地金鱼养殖场和金鱼爱好者,开始改变了千百年来金鱼只能自然交配繁殖的状况,采取了人工授精的方法,提高了金鱼的繁殖能力和受精率。实验表明:采取人工授精的鱼卵其受精率要比自然交尾授精率高20%一30%。
    为了提高和保留金鱼的品种质量,有目的的杂交培育新品种,采用人工授精是个好办法,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离水受精法 每当繁殖季节,看到池中的雄鱼持久不舍地追逐雌鱼,雌鱼已有少数卵粒排出时,可立即把雌、雄金鱼轻轻地捞进水盆中,然后一手抓住雌鱼离水,用拇指轻轻挤压雌鱼腹部(由胸鳍起至腹)让卵均匀地排出于事先消毒过的浅搪瓷盘中,然后迅速用同法轻轻挤压雄鱼腹部,使精液迅速流入鱼卵盘中,另一手可取少许等温新水轻轻把精液全部冲入卵盘,再用干净毛笔或羽毛轻轻把精液和卵子拌匀,充分混和迅速受精。约过15分钟后徐徐将受精卵均匀地倒人孵化池(缸)中的鱼巢上,让其孵化。
(二)水内受精法 每当我们见到雄鱼剧烈追逐雌鱼,并见到有少数卵粒排出时,可用水盆或小敞口缸盛1/3至1/2的新水,然后把雌、雄亲鱼带水捞入面盆或小敞口缸内,盆底铺上一层人工鱼巢或棕丝片,两手分别抓住雌鱼和雄鱼,使它们的生殖孔相对,先用大拇指轻轻挤压雄鱼腹部,见有乳白色的精液泄出的同时,用相同的方法挤出雌鱼腹内的卵粒,两手在水中轻轻颤动,让卵粒均匀地随水落到盆(缸)底的人工鱼巢上,这时卵子和精子在水中很快受精,卵粒由透明而转为米黄色的受精卵。由于水内受精法不离水,对亲鱼的损伤略小于离水授精法,受精卵粒教性强,能很快附着于人工鱼巢上,换水容易,操作方便,受精率也不亚于离水受精法。
人工授精的好处很多:
1.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进行异品种或两地饲养的同一品种亲鱼杂交,有利于培育新品种和提高原品种的特征。
2.有利于缺缸少池,没有适当的产卵池(缸)的家庭养鱼者和小型鱼场采用。
3.在雄鱼少或雄鱼不健康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繁殖,不受产卵条件差的束缚,弥补了自然授精的不足,提高了精子细胞的利用率和鱼卵的受精率。
4.人工授精操作简便,可以减少雌鱼因难产而死亡的情况发生和不失繁殖季节,可有计划地安排、掌握金鱼产卵时间。
5.人工授精法产卵时间短,可提高池(缸)的利用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温影响


    金鱼卵从受精开始,经过细胞许多次分裂到胚胎各期发育,再从卵膜内出来,变为用鳃呼吸的全过程就叫做孵化。其孵化时间的长短与气候、光照、水温、溶氧量和二氧化碳量、酸碱度等因素有关,特别水温及溶氧量更是鱼卵正常孵化的重要关键,现分析如下:

金鱼卵的孵化

金鱼卵孵化的时间长短是随着水温的高低而变化的。
    一般从鱼卵产下到孵出小鱼需要3—7天,如果平均水温为15—20℃时,则孵化的天数为5—7天;平均水温为20℃时,4—5天就能孵出小鱼;平均水温为20—25℃时,只需2—3天就可以了。总之,水温越低,孵化时间越长。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气影响

    一般每年第一次产卵时,往往气温、水温偏低,再遇上有忽冷忽热和阴雨天气,有的卵就要延缓到10天左右才能孵出小鱼,出色率和正品率也低(除人工加温例外)。而6—7月间,水温高达28℃左右,2天左右就可孵出小鱼。
    实践证明:水温多变和水温过低或过高,即使能孵出小鱼,其正品率均要受到影响,而水温在18℃左右经5—7天孵出的小鱼体质较好,正品率高。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H值影响

    孵化池中水的pH,要求在7.5左右,最好不超过8,最低不低于7.2。要特别注意孵化池内的水要保持有足够的溶氧量,有条件的话,应安置增氧泵,但是,增氧的强度宜缓、弱。不宜过强,以免池(缸)中水的翻动过大,影响鱼卵及鱼苗的发育。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事项

    孵化池中的水温要保持在20℃左右,最好不低于16℃,最高不高于28℃左右,温差变幅最好不超过6℃,最高不超过10℃,否则容易引起色卵死亡或增加异形鱼苗。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孵化的鱼苗

    刚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形如细针,十分娇嫩,不能平衡游动,只能用头部附着在鱼巢或鱼池(缸)壁上,有时仅作垂直短距离的扭动,不会摄食,仅以吸收卵黄囊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0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次投喂饲料

    在鱼苗孵出后2—3天内可不必喂食,等到3天后,少量的喂给鸡蛋黄水(取煮熟的鸡蛋黄,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盛有新水的小容器中揉挤,使清水呈黄色的蛋黄水),然后将这蛋黄水轻轻泼洒在鱼巢周围及池(缸)壁上,以便让鱼苗觅食。
每天一次,数量宜少,如果能捕捞到小红虫或培养的“灰水’(包括草履虫)来投喂更为理想,但切忌多喂,防止败坏水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观龟赏鱼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观龟赏鱼论坛立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观龟赏鱼,龟龟救助,龟环境布置,龟饲养技术 ( 闽ICP备12006998号 )

GMT+8, 2025-5-1 19:58 , Processed in 1.0156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