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弟 发表于 2004-9-22 14:50:00

关于照明及除沫器的问题解答【精】[转帖]

1:卤素灯和金卤素灯是一个概念吗?区别在哪里?
   选用灯具的标准主要是参考其放射出来的色温与光照强度。
   所谓“色温”,指的是:发热体散发出来的光,发热体越大,色温也就越高。一般日间太阳光度的色温在5500K(Kelvin,即绝对温素灯度,-273.16℃为零度),水族用的卤素灯泡一般多在5000-7000K的范围。而日光灯是由蓝色光谱的7000K随着使用寿命迈向红色光谱,主要取其很强的蓝色光照来补偿其色温的衰萎。
   所谓“光照强度”,则是一个常被误解的变异值。在广阔的海洋中,软体动物居住的深度以及太阳照射的角度会影响到软体动物接受到太阳光的强弱差别,例如:在印尼海域1公尺深的海里可以接受到2800Lux(每一平方公尺有多少光束垂直落下);到早上11点左右可增加到14000Lux;而在正午至下午2点之间,光照强度则在17000-26000Lux之间起落;之后就慢慢降落到9000-7200Lux之间,由于大部份的海葵都落居在0.9-1.5公尺的海域深度,所以20000Lux的光束数目是永远接受不到的,但光照强度的变化却依然存在。
   所以,如果水族箱的照明强度能够调节强弱,那将是最完美、最自然的,当然不必完全比照太阳的周期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生活起居制订出合理的照明时间。
所以什么样的灯具是最合适的呢?原则上接合HO光(高输出能)或VHO光(非常高输出能)的日光灯管能放射出光谱最终端的蓝色光是比较理想的。但由于这些日光灯管在短时间后即会因本身寿命问题转到红色光谱,导致不应该存在的藻类滋生,甚至于超强光或极高超强光灯管(市面上故意误导称其为:卤素灯管)也都会在6-9个月之内失去其光能而必须更换。也就是说,如果真的限于经费拮据,养软体动物最起码必须选购品质优良、光照强度合适、色温正确的超强灯管,但请注意其寿命期限,适时更换以做更新。
   金属卤素灯则是科技研发至今最好的软体动物照明设备。它接合了VHO超高强光灯管,而且最特别的是它可以增加石质珊瑚钙化的能力,协助建立软体动物的骨骼架构。所以,使用金属卤素灯的海水岩礁生态缸钙质消耗得非常快速,定期补充或选用钙质较高的海水素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石质珊瑚会长得很好,甚至您会觉察水族箱中的石质珊瑚似乎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呢!
   其他,需要留意选购的金属卤素灯具必须配置有去紫外线光的镜片,否则会灼烧并伤害水族箱中的软体动物,尤其是来自深海的软体动物,它们会越来越弱,由顶部开始一块一块地死亡。
总而言之,最合适的海水岩礁生态缸的照明设备必须兼顾色温光谱与光照强度。每天的人工清晨和人工傍晚应该以蓝灯管作为照明而后才是金属卤素灯串接造成日出与日落。
   又因为人力不可能随时待命开关转换照明强度,所以分别用两组定时器来控制蓝灯与金属卤素灯即可,注意色温光谱最低必须在6000K以上,而光照强度则需根据软体动物不同需求不同而作调整。
   荧光灯的玻璃管内壁涂布了荧光粉,灯管两端以钨丝卷绕的二重绕(Double coil)或三重绕(Triple coil)灯丝涂布电子放射物质而成为电极。
   为了使灯管容易开始放电以及当作缓冲气体,灯管内封入200-400Pa压力的氢气或氮、氩气的混合,同时为了发光也封入了适量的水银(作为电极上涂布的物质)。
   当灯管接通电源的时候,电极上会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温度上升,同时涂布在灯丝上的电子放射物质的温度亦跟着上升,进而释放出大量的电子。这些电子会因为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被负极吸引到正极而产生管电流。当电子在管内来回移动与水银原子发生碰撞的时候,水银原子因此碰撞放出紫外线。而涂布于管壁内的荧光粉受到紫外线(253.7nm)的照射而发出可见光。
   各种不同类型的荧光灯会因为壁内涂布的荧光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光色(如:白光、黄光、红光、蓝光、三波长太阳光……等等),而紫外线灯管内壁完全没有涂任何荧光粉,因而释放的直接就是紫外线(253.7nm)。
HID、HQI灯泡(指常用的金属卤素灯泡和水银灯泡)的基本构造大致与荧光灯管相同,其发光物质除了氩气和水银之外,还加入了Ia、Sc等近30种金属卤化物。
   复金属灯泡(HID、HQI)的发光原理也大致与荧光灯管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复金属灯泡点灯是弧光放电点灯(Arc),初始点灯时,借助点火器所发出4-4.5Rv的脉冲电压而使电极产生弧光,让发光管内产生高热,发光管的金属卤化物升华成为蒸气,且蒸气会持续地增至数个大气压,而直接发出可见光,也因此复金属灯泡在点灯后要达到高温状态需要3-5分钟才能发出正常光束。(需要注意:部份复金属灯泡在发出光束后亦会释放大量的紫外线,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安装具有防护紫外线过滤作用的防爆安全玻璃。)

2:卤素灯对于软体和水草哪个更重要些?
1.植物方面
    植物表面有许多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群用以进行光合作用,水族箱中的水草大多生长在浅水处,所需光量大,为了进行最有效率的光合作用,水草以补光的方式,也就是红色细胞吸收绿光成翠绿的植物或绿色细胞吸收红光成为偏红的植物。
   光线在水草的光合作用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对水草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醣类)是水草赖以为生的养料,所以在水草生长的过程中,光线是不可缺少的能源。因此人工光源的配合使用便成了水草栽培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水草不仅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光照,而且也需要一定程度的光质。水草必须从光照中去选择适合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同化作用的光谱,而不是所有太阳光谱线都能够应用于这两个作用,根据实验显示水草光合作用最适当的光质是波长位于蓝色和红色光谱两个区域的谱线,因此若要以人工照明装置替代天然光线,则人工光源的谱线应接近蓝光区或红光区的谱线最为恰当。
2.鱼类方面
   光照对鱼类的色素体的成长与维生素D的沉淀与吸收有着绝对的关系,而由于光照的关系,所以许多鱼类的色素细胞在背部聚集较多,而腹部的色彩就比较浅,以大多数的珊瑚礁鱼类而言,几乎都在身体布满鲜艳而亮丽的色彩,这些都是色素细胞受阳光照射而沉淀的缘故。
   除了海水鱼之外,淡水鱼同样有相似的原因,我们知道很多鱼类在发育时期有一段时间必须接受日光照射,否则它们的色素体细胞无法沉淀与吸收,当它们长大以后,鱼体就会变成白化现象。
3.无脊椎动物方面
   软体动物大都生长在岩礁区,从水深3米到20米是这些软体动物最多也是最漂亮的地区,在这个深度,太阳光是属于强光区,所以大部分软体动物一定是需要强力的光源。
   活珊瑚主要是由名为水螅的生物自海中吸收钙的成份逐渐长大,同时在细胞周围还有无数的微细海藻,海藻色素包括叶绿素、叶黄素及黄色素,已知珊瑚上的五颜六色是由光合色素有关的色素类的形成。在岩礁生态缸中的海葵,它们有生理时钟般的作息,当光源暗了,它们便合起来,光源亮了,它们就伸展柔软的触须觅食活动。如果没有光源或光源不足的时候,它们就会加速死亡。

影响光照的因素
1.在平静无波的水中,有10%的阳光因水表面热反射而散失,若水面有波纹,进入水中的光线必定更少。
2.光线会因为水位深度和折射而减少。所以,水位越深光线越弱。大部分的淡、海水观赏鱼大都生长在水面至100公尺的恒光层,而水面至600公尺深为有光层,600公尺以下为无光层。在恒光层水深的陆棚及海中斜坡地区是许多动植物繁衍与茂盛的地方。而我们所饲养的观赏鱼以及其他水族动植物种类可以说是几乎都在此区域当中捕捞的。
3.光的波长短则穿透力越强,可以抵达较深的水层,以50km的水深为标准,蓝光70%被吸收,黄光只剩下6%,红光和橙光则被水完全吸收。
4.当水面上有悬浮物质或水面有波纹的时候,会遮蔽光源或造成放射作用,使光不易达到水平的深度。
   

3:蛋白质分离器对养软体生物是必不可缺的吗?
   蛋白除沫器(portein Skimmer)的接触表面,类似空气和水之间的表面。举例来说:水族箱的水表面所形成接触表面,有一定的表面张力,所以纤维素、蛋白素和食物残渣必然会在此堆积。事实上,如果我们扩大表面区域,例如产生气泡(制造泡沫),则会有更多的纤维素、蛋白素和食物残渣在表面自然地形成。泡沫的黏度将随着表面的增强而扩大,以及气泡的逐渐消失而改变。因此,蛋白除沫器的有效性就在于扩大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表面区域以及其特定的表面张力。然而,所产生的泡沫与水族箱中水循环的排放是分离的,这也就是为何泡沫可直接从水族箱中清除废物的方法。
   它是一种辅助的过滤方式,使用比不使用好很多,整个环境更安全。至于是否选择使用,建议使用,选择在自己。

blueplanet 发表于 2006-2-27 20:37:00

好有用资料,楼主辛苦了

yaoxiangice 发表于 2012-8-21 18:23:00

果断收藏,资料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照明及除沫器的问题解答【精】[转帖]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观龟赏鱼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观龟赏鱼论坛立场